「一開始刀就垮了」這四個字,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慄。在臨床實踐中,確實存在一些患者,因為某些疾病的手術風險遠高於收益,導致術後出現嚴重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並非所有疾病都適合立即選擇手術,對於以下這三種常見病,更是要慎重考慮,千萬不要輕易做手術。
首先是膽囊結石。 很多人認為膽囊結石只要疼,就應該切膽。這種想法是錯誤的。輕微的膽囊結石,如果沒有任何症狀,或者症狀輕微,且肝功能正常,通常採取保守治療,觀察即可。並非所有結石都必須手術。而對於症狀明顯,但肝功能不好的患者,手術風險就會大大增加,術中可能出現膽管損傷、感染等併發症。手術前必須評估肝功能,明確結石的大小、數量、位置,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,再決定是否手術。
其次是腰椎間盤突出。 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的腰痛、腿痛,很多人會直接想到手術。但實際上,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緩解,比如臥床休息、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康復訓練等。手術的指征非常明確,只有在保守治療無效,出現神經壓迫嚴重,影響日常生活,甚至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時,才考慮手術。很多患者僅僅因為疼痛,就要求手術,這往往是不必要的,反而可能帶來手術風險和後遺症。
最後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。 隨著年齡增長,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越來越常見。很多人認為關節疼痛,就應該立即進行關節置換手術。但並非所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都需要手術。早期、輕度的關節炎,可以通過藥物治療、物理治療、康復訓練、減輕體重等方式緩解症狀,改善生活質量。手術的指征是關節疼痛嚴重,影響日常生活,保守治療無效。對於肥胖、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,手術風險就會增加,術後恢復也會更慢。
總而言之,任何手術都有風險,手術並非萬能。對於這三種常見病,要充分評估病情,明確手術指征,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。在做出手術決定之前,一定要聽取多位醫生的意見,充分了解手術的風險和收益,做到知情同意,謹慎選擇。切記,保守治療往往是首選,手術是不得已的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