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是慢性疾病的「沉默殺手」,很多朋友為了監測病情,都會在家堅持量血壓。但你真的會看血壓計上的數值了嗎?很多人只關注收縮壓和舒張壓,卻忽略了血壓計上另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數值——脈壓。
脈壓,簡單來說就是收縮壓減去舒張壓的差值。它反映的是心臟收縮時動脈血管承受的壓力變化,是評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標。長期關注脈壓,能夠幫助我們更全面地了解血壓狀況,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風險。
脈壓過高:警惕血管彈性下降
正常的脈壓值一般在30-60 mmHg之間。如果脈壓持續偏高,超過60 mmHg,說明動脈血管彈性下降,心臟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將血液泵出。這通常出現在以下情況:
脈壓過高可能會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如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腦卒中等。
脈壓過低:小心心血管功能不足
相反,如果脈壓持續偏低,低於30 mmHg,則可能意味著心血管功能不足,無法有效泵血。常見原因包括:
脈壓過低也可能帶來嚴重的健康問題,如暈厥、休克等。
如何正確關注脈壓?
除了關注脈壓,還應注意收縮壓和舒張壓的變化。如果血壓值持續升高或降低,應及時諮詢醫生。
總之,量血壓不僅僅是關注收縮壓和舒張壓,脈壓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指標。通過長期關注脈壓,我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身血壓狀況,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風險,從而更好地保護心血管健康。